
-
神狐海域上空跳动的蓝色火焰,释放出深海中沉睡千年的能量,更是在谱写中国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冰与火之歌!
今年5月,我国在南海试采可燃冰成功,标志着中国可燃冰科技水平达到世界一流。这其中,一位从事可燃冰研究20多年的专家功不可没,他就是可燃冰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。
-
联硼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硼硼键(X2B–BX2)的有机硼化试剂,广泛用于有机底物的硼化反应。有机硼化合物非常重要,相关的人名反应有Suzuki偶联和Miyaura硼化等。有机联硼化合物一直在有机合成领域大显身手,“跨界”到能源转换方面也有新应用。
-
伴着秋日的暖阳,北京大学工学院17博3班党支部和北京大学石油工程师协会于10月31日共同举办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系列活动,追寻能源人的初心,支部成员来到了以“创建现代能源体系,提高人民生活品质”为使命的新奥集团进行参观学习。
-
自上世纪80年代起,研究人员普遍关注特殊物性下的热量传递及相关效应,核心问题包括“活塞效应”(近临界流体中存在的一种快速热平衡现象)的机理以及Rayleigh-Bénard自然对流的启动判据。而在超临界流体的实际应用中,质量传递是非常普遍的过程,而临界点附近的质量传递及相关效应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。张信荣课题组选用二氧化碳+乙烷为参考体系,以近临界二元混合流体质量传递及相关效应为主题展开了系列研究
-
莫凡洋课题组研究了一种电化学过程的桑德迈尔反应。该反应通过单电子还原/卤素捕获机制进行,不需要使用化学计量的亚铜试剂,并且可以应用简单廉价的碱金属氯盐或溴盐作为卤源,从而为桑德迈尔反应提供了更绿色环保,更具可持续性的替代方案,符合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。
© 2010-2018
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